HEAL非典健康网_非典sars病毒_非典型肺炎
非典
非典知识
健康知识 | 健康百科
健康网
联系我们SITEMAP
SARS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β属B亚群冠状病毒。 [1]  病毒粒子多呈圆形,有囊膜,外周有冠状排列的纤突,分布于细胞浆中,呈圆形,病毒直径在80~120nm之间。
在广州地区和北京地区的尸解肺组织标本感染的Vero-E6细胞中均查见大量的病毒颗粒,多呈圆形,直径在80nm左右。
病毒颗粒主要分布在胞浆的内质网池、胞浆空泡内和细胞外,多聚集成堆。感染病毒的细胞可见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嵴溶解,细胞核染色质凝聚,边集。


sars病毒发现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科学家们说,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科学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
1965年,医学专家用人胚气管培养方法,从普通感冒病人鼻涕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B814病毒。随后,Hamre等用人胚肾细胞分离到类似病毒,代表株命名为229E病毒。
1967年,Mc.ntosh等用人胚气管培养从感冒病人中分离到一批病毒,其代表株是OC43株。
1968年,A.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为冠状病毒。
香港卫生专家排除了它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有关的可能性,与1997年出现的H5N1禽流感病毒也没有联系。
我国曾于1975年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各国报道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不同,我国人群以往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在30%~60%,前苏联的抗体阳性率则在53%~97%。


sars形态特征

SARS病毒呈球形,直径在100nm左右,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是所知道的最大的RNA病毒。与其他的冠状病毒一样,SARS病毒包膜上也有排列较宽、形如日冕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
冠状病毒的S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和病毒与受体结合的部位,同时与病毒引起的细胞融合(cell fusion)有关。M蛋白是一种膜糖蛋白,参与病毒的出芽(budding)和包膜的形成(envelope formation)。
N蛋白是一种磷酸蛋白,功能尚不清楚,可能参与病毒核酸的合成。HE蛋白仅见于少数几种毒株,可能与某些毒株的血凝特性有关。由于对SARS病毒的研究刚刚起步,其刺突蛋白种类及功能与其他冠状病毒的异同尚待研究。
中国根据所完成的4株SARS病毒的基因序列,初步认为该病毒至少含有5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病毒的基质糖M纤突蛋白E2或S,小外壳蛋白E或SM核衣壳蛋白。 


sars流行病学

SARS是一种起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的传染病,被传染的病人多数都与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或生活在流行区内。临床上表现为缺氧、紫绀、38℃以上高热、呼吸加速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气促等,X片表现为肺部不同程度改变。
也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儿童感染率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还可引起婴儿和新生儿急性肠胃炎,主要症状是水样大便、发热、呕吐,每天排稀便10余次,严重者甚至出现血水样便,极少数情况下也引起神经系统综合征。


sars病毒来源

我国SARS病毒起源研究结果表明:SARS病毒来自野生动物,而与家畜家禽和宠物无关。农业部动物冠状病毒疫源调查组采集了59种动物共1700份动物样品,主要包括与人类有过接触或可能接触的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和宠物。
专家们从蝙蝠、猴、果子狸和蛇等数种野生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已测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据此,调查组认为SARS病毒或类SARS冠状病毒可能存在于部分野生动物体内。
研究结果还确定,家畜家禽和宠物中的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群与SARS病毒的基因组群不同。因此,尽管冠状病毒在家养动物和宠物中有很多种,如猪传染性腹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猫传染性腹膜炎等,但并非SARS的病源。


sars病毒宿主

2013年11月1日《科技日报》报道,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团队分离到一株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进一步证实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源头。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8]  然而已有的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直接来源。这岂不是与石正丽的报告相矛盾,SARS病毒的源头到底有几个。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中国北方的果子狸身上并未携带类SARS的冠状病毒(SARS-CoV),只有广东地区,那年冬天的果子狸身上携带着这类病毒。这表明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的一个中间宿主,它可能是被中华菊头蝠感染,从后者身上得到了这种病毒。总之,寻找SARS病毒源头的工作还在继续,彻底消灭SARS还有待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2014年2月,徐德忠等发表于《医学争鸣》上论文指出,中华菊头蝠为非典样病毒(SARS-like-CoV)而非非典病毒(SARS-CoV)的贮存宿主即中华菊头蝠为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CoV)的贮存宿主。 

sars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特别是给危重患者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的医护人员,直接暴露于患者大量呼吸道飞沫环境下极易获得感染,曾有医护人员聚集被感染SARS的现象。
2.其他可能传播方式:SARS患者的粪便、尿液、血液中曾检出病毒,因此其他传播方式.如粪口传播等尚不能排除。如香港淘大花园的暴发流行,出现1例伴有腹泻的SARS患者,4周内,在该住宅区的328人感染SARS,而且大部分病例都有腹泻症状,最终经当地排除建筑物内食物或饮用水的污染,而很可能系粪便排水管道系统地面下水口"U"形聚水器干调而不能起到隔气作用,导致污水气化而发生病毒传播。 


sars临床表现

根据有限的病例资料得出,SARS的潜伏期约2~14天,中位数7天。起病急,以高热为首发症状,70%~80%体温在38.5℃以上,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乏力,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少痰或干咳,也可伴有血丝痰。重症病例发生呼吸衰竭、ARDS、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也有SARS病例并发脑炎的症状和体征。 
一项研究显示,儿童病例也有近100%发热,体温多达38.5℃以上,偶有寒战,个别病例低热,可伴有头痛.关节痛、乏力、腹泻等。重症病例有呼吸急促及发绀,少数有肺部湿性哆音或肺部实变体征。根据广州、北京和香港等文献报道,儿童病例的临床表现比成人轻,几乎没有发生严重呼吸困难,恢复比较顺利。 


sars预防措施

常规预防措施:与SARS疑似患者接触时,认真做好手部的卫生消毒是必要的,这包括用肥皂和水洗手,如果手上没有明显的污染,酒精棉球擦手可以代替洗手。
与住院患者接触时的预防措施:如果疑似SARS患者被收人院,应首先通知疾病控制人员。①标准的预防措施:除常规的预防措施(例如手部卫生)外,卫生保健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须佩戴口罩;②接触的预防措施:例如与患者及其环境接触应穿隔离服。 
空气传播预防措施:例如相对负压的单独房间,进入房间的人员应戴上N-95口罩。如果空气传播的预防措施不能充分实施,那么患者应被安置在一个私人房间,所有进人房间的人需戴N-95口罩。而且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对N-95口罩进行性能测试。如果没有N-95口罩,那么卫生保健人员也可以带外科面罩。不管有无空气传播的预防措施,对所有SARS疑似患者都要实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预防措施。
与门诊患者接触时的预防措施:①如患者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应询问其是否接触过SARS患者或近期去过SARS疫区。如疑似为SARS患者,即建议患者用外科面罩罩住口鼻。如果做不到这点,应要求患者在咳嗽、说话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材料遮住口、鼻。尽快将患者隔离在专门的区域,最好是相对负压的单独房间;②护理疑似SARS患者时,所有的医护卫生保健人员应戴N-95口罩,并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和接触预防措施,并戴眼罩。
对家庭和住宅的治理措施:建议SARS疑似患者在家与其它人接触时也戴上外科面罩。如患者不能戴外科面罩,那么家庭成员在与其接触时应小心戴上外科面罩。与患者接触的家庭成员应时刻注意保持手部的卫生消毒,包括用香皂和水洗手;如果手上没有明显的污染,酒精棉球擦手可以代替洗手。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为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本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非典基本信息

别    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非典、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英文别名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常见病因 SARS冠状病毒感染 常见症状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呼吸衰竭 传染性 有 传播途径 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非典病因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包括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加拿大、美国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通力合作研究的结果,宣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因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称为SARS冠状病毒。


非典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非典检查

1.血常规

病程初期到中期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则常见减少,部分病例血小板亦减少。T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8T细胞均显著减少。

2.血液生化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等均可不同程度升高。血气分析可发现血氧饱和度降低。

3.血清学检测

国内已建立间接荧光抗体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血清中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G型抗体在起病后第1周检出率低或检不出,第2周末检出率80%以上,第3周末95%以上,且效价持续升高,在病后第3个月仍保持很高的滴度。

4.分子生物学检测

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查患者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大便等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的RNA。

5.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将患者标本接种到细胞中进行培养,分离到病毒后,还应以RT-PCR法来鉴定是否SARS病毒。

6.影像学检查

绝大部分患者在起病早期即有胸部X线检查异常,多呈斑片状或网状改变。起病初期常呈单灶病变,短期内病灶迅速增多,常累及双肺或单肺多叶。部分患者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双肺周边区域累及较为常见。对于胸片无病变而临床又怀疑为本病的患者,1~2天内要复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以玻璃样改变最多见。肺部阴影吸收、消散较慢;阴影改变与临床症状体征有时可不一致。


非典鉴别诊断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


非典治疗

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

(2)避免剧烈咳嗽,咳嗽剧烈者给予镇咳;咳痰者给予祛痰药。

(3)发热超过38.5℃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或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

(4)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做相应的处理。

2.氧疗

出现气促应给予持续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1)鼻导管或鼻塞给氧常用而简单的方法,适用于低浓度给氧,患者易于接受。

(2)面罩给氧面罩上有调节装置,可调节罩内氧浓度,不需湿化,耗氧量较少。

(3)气管插管或切开经插管或切开处射流给氧效果好,且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和保持气道通畅。

(4)呼吸机给氧是最佳的氧疗途径和方法,常用于重症患者的抢救。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应有以下指征之一。

(1)有严重中毒症状,高热持续3天不退。

(2)48小时内肺部阴影面积扩大超过50%。

(3)有急性肺损伤(ALI)或出现ARDS。

4.抗菌药物的应用

为了防治细菌感染,应使用抗生素覆盖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临床上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如果痰培养或临床上提示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等。

5.抗病毒药物

至今尚无肯定有效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时可选择试用抗病毒药物。

6.重症病例的处理

(1)加强对患者的动态监护:尽可能收入重症监护病房。

(2)使用无创伤正压机械通气(NPPV)。

(3)NPPV治疗后,若氧饱和度改善不满意,应及时进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4)对出现ARDS病例,宜直接应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出现休克或MODS,应予相应支持治疗。


非典预防

1.控制传染源

(1)疫情报告 我国已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施行的法定传染病乙类首位,并规定按甲类传染病进行报告、隔离治疗和管理。发现或怀疑本病时,应尽快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隔离治疗患者 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诊断病例应在指定的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分别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3)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 对医学观察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如条件许可应在指定地点接受隔离观察,为期14天。在家中接受隔离观察时应注意通风,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并由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医学观察,每天测量体温。

2.切断传播途径

(1)社区综合性预防 减少大型群众性集会或活动,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排除住宅建筑污水排放系统淤阻隐患。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不随地吐痰,避免在人前打喷嚏、咳嗽、清洁鼻腔,且事后应洗手;确保住所或活动场所通风;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或相对密闭的地方,应注意戴口罩。

(3)医院应设立发热门诊,建立本病的专门通道。

3.保护易感人群

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均衡饮食,多喝汤饮水,注意保暖,避免疲劳,足够的睡眠以及在空旷场所作适量运动等,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抵抗能力。

患者警惕 哪些非典型癫痫症状容易被误诊
  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是人们熟悉的癫痫病典型症状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这么典型的症状
2020-12-25 10:40:40
新冠病毒是否属于sars冠状病毒?
湖北省召开第19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专家陈
2020-05-29 10:55:32
发改委专家:人口流动是SARS时6倍,未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全国除湖北外其他省份每日报告的确诊病例数从2月3日890例下降到2月8日5
2020-05-28 07:58:27
新型冠状病毒距离非典有多远?
从流行病学结果看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比2003的SARS低,从临床看致病严重性也比SARS轻。这就
2020-05-28 07:10:35
非典型癫痫病症状有啥?
非典型癫痫病症状更容易被误诊,且如果不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对于癫痫病患者
2020-05-25 09:02:12
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厉害在哪里?
这个春节,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对于鼠年的憧憬,不断滚动的疫情播报牵动着每个人的
2020-04-23 11:29:38
健康本站内容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仅供读者参考,请勿转载与分享,如有内容和图片有误或者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
化妆品整形问答价格减肥美妆美容心理中药咨询医院养生知识健康景点景区酒店旅行旅游问题排名品牌期货原油培训大学听力口语语法托福雅思外教英语高考学校教育母婴美食植物宠物手机数码生活百科球星主播导演明星动漫综艺电视剧电影潮牌篮球足球体育游戏穿搭时尚球鞋潮流影视娱乐网红